?
專業代碼:(080301)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制訂時間:2017年12月
一2020LOL电竞竞猜、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2020LOL电竞竞猜、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2020LOL电竞竞猜,掌握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機械工程領域專業知識2020LOL电竞竞猜,具備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研究開發2020LOL电竞竞猜、設計制造和生產管理工作,適應國家建設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2020LOL电竞竞猜。
培養目標的具體內涵包括:
目標1:運用機械工程領域產品設計、制造、運行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目標2:具備組織與實施相關領域工程項目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和創新意識,通過終身學習取得職業生涯上的進步。
目標3:具備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2020LOL电竞竞猜。
目標4:成為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的應用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具有就業競爭力,適應國家建設和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求2020LOL电竞竞猜。
二2020LOL电竞竞猜、畢業要求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2020LOL电竞竞猜、工程基礎知識應用于機械工程問題表述,并利用機械工程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分析與推演復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和表達復雜機械工程問題,并通過文獻研究尋求多種解決方案,以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復雜機械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2020LOL电竞竞猜,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2020LOL电竞竞猜2020LOL电竞竞猜、健康2020LOL电竞竞猜、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于機械工程相關領域的科學原理及方法,對復雜機械工程問題進行實驗設計2020LOL电竞竞猜、數據觀測和分析處理2020LOL电竞竞猜,通過綜合判斷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2020LOL电竞竞猜。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復雜機械工程問題,開發2020LOL电竞竞猜、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2020LOL电竞竞猜、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等,進行機電裝置或作品的設計與實現2020LOL电竞竞猜,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2020LOL电竞竞猜。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機械行業的有關技術、管理、質量標準體系2020LOL电竞竞猜,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2020LOL电竞竞猜,對社會、健康2020LOL电竞竞猜、安全2020LOL电竞竞猜、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2020LOL电竞竞猜。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復雜機械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2020LOL电竞竞猜,并給出合理化改進建議2020LOL电竞竞猜。
(8)職業規范:能夠理解當代社會環境下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等內涵,能夠在工程實踐中具備正確價值觀2020LOL电竞竞猜、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社會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人、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并有效開展工作。
(10)溝通:能夠就復雜機械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2020LOL电竞竞猜、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2020LOL电竞竞猜。
(11)項目管理:能夠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2020LOL电竞竞猜。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三、專業培養特色
以機械工程為重點,結合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生產管理學科2020LOL电竞竞猜,培養學生掌握產品設計、產品制造2020LOL电竞竞猜、機電控制及制造系統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
實驗課程體系中強化機械設計2020LOL电竞竞猜、機械制造和機電傳動的綜合訓練2020LOL电竞竞猜;
強調科學基礎和工程應用能力教育2020LOL电竞竞猜,加強專業基礎課程;
將信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知識與機械學科知識相結合,拓寬專業方向。
四、專業主干學科
力學、機械工程2020LOL电竞竞猜2020LOL电竞竞猜。
五、專業核心課程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2020LOL电竞竞猜、機械原理2020LOL电竞竞猜、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機電傳動控制2020LOL电竞竞猜2020LOL电竞竞猜、工程測試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微機原理及應用2020LOL电竞竞猜、生產實習、畢業設計2020LOL电竞竞猜、機電液課程綜合設計、機械制造技術訓練、數字化制造綜合課程設計
六2020LOL电竞竞猜、特色課程
現代制造技術(雙語)
七2020LOL电竞竞猜、畢業學分要求
課內總學分不低于156.5學分,實踐教學環節的學分不少于33(不含軍訓)。
八、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大學物理實驗、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和實訓2020LOL电竞竞猜、互換性及公差技術實踐教學2020LOL电竞竞猜、生產實習、機械裝備項目、機械制造技術訓練、機械制造基礎實驗、機電液綜合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數字化制造綜合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九、 課程體系的構成及課程學分分配比例
1.課內部分
課程類別
| 內容說明
| 總學分
| 總學時
| 占總學分比例
| 小計
|
必修
| 公共基礎課
| 含“思想政治理論課”、體育、大學英語2020LOL电竞竞猜、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
| 53.0
| 848
| 33.87%
| 64.22%
|
專業基礎課
| 構筑專業基礎平臺的基本概念2020LOL电竞竞猜、理論和基礎知識的課程2020LOL电竞竞猜。
| 42.5
| 680
| 27.16%
|
專業課
| 構筑專業方向的概念、理論和知識的課程2020LOL电竞竞猜。
| 5.0
| 80
| 3.19%
|
實驗實習實訓
|
| 14.0
| 224
| 8.95%
| 20.45%
|
設計(論文)
|
| 18.0
| 288
| 11.5%
|
選修
| 全校性公共課 (至少選12.0學分)
| 指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全校性公選課。
| 12.0
| 192
| 7.67%
| 13.42%
|
專業基礎課
(至少選 3.0 學分)
| 指相關學科和跨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知識的課程。
| 3.0
| 48
| 1.92%
|
專業課
(至少選 6.0 學分)
| 指學科方向和跨學科方向的基礎理論和知識的課程2020LOL电竞竞猜。
| 6.0
| 96
| 3.83%
|
實驗實習實訓
(至少選 3學分)
|
| 3.0
| 48
| 1.92%
|
|
合 計
| 156.5
| 2504
|
| 100%
|
2、課外部分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分
| 總學時
| 實驗
| 實習實訓學時
| 上機
學時
|
必修
| 公共教育類
| 入學教育
| 0.5
| 0.5周
|
|
|
|
公益活動
| 1.0
| 16
|
|
|
|
社會實踐
| 2.0
| 32
|
|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外導讀
| 1.0
| 16
|
|
|
|
畢業教育
| 0.5
| 0.5周
|
|
|
|
高年級體育鍛煉
| 1.0
| 16
|
|
|
|
專業教育類
| 手工繪圖訓練
| 1.0
| 16
|
|
|
|
小 計
| 7.0
|
|
|
|
|
選修
| 課外活動名稱
| 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要求
| 課外學分
|
英語及計算機考試
| 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 考試成績達到學校要求者
| 2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 獲二級以上證書者
| 2
|
全國計算機軟件資格、水平考試
| 獲程序員證書者
| 2
|
獲高級程序員證書者
| 3
|
獲系統分析員證書者
| 4
|
行業資格考試
| 參加全國行業資格統考
| 獲行業資格證書者
| 1
|
競 賽
| 校級
| 獲一等獎者
| 2
|
獲二等獎者
| 1
|
獲三等獎者
| 0.5
|
省級
| 獲一等獎者
| 3
|
獲二等獎者
| 2
|
獲三等獎者
| 1
|
全國
| 獲一等獎者
| 5
|
獲二等獎者
| 4
|
獲三等獎者
| 3
|
系列講座
| 參加學校組織的系列講座
| 參加累計4場次以上
| 1
|
論 文
| 在全國性一般刊物發表論文
| 每篇論文
| 1
|
核心刊物發表論文
| 每篇論文
| 2
|
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 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 每項
| 1
|
十、課程設置及學時(學分)分配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分
| 總學時
| 實驗
學時
| 實習實訓學時
| 上機
學時
|
必修
| 公共
基礎課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3.0
| 48
|
|
|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1.5
| 24
|
|
|
|
大學英語(1,2)
| 8.0
| 126
| 32
|
|
|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創業教育
| 1.0
| 16
|
|
|
|
高等數學A(1,2)
| 11.0
| 176
|
|
|
|
軍事理論
| 2.0
| 32
|
|
|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3.0
| 48
|
|
|
|
大學物理A(1,2)
| 8.0
| 126
|
|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3.0
| 48
|
|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5.0
| 80
|
|
|
|
形勢與政策
| 2.0
| 32
|
|
|
|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 1.5
| 24
|
|
|
|
體育
| 4.0
| 65
|
|
|
|
小 計
| 53
| 848
|
|
|
|
專業
基礎課
|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1,2)*
| 4.5
| 72
|
|
| 16
|
線性代數
| 2.0
| 32
|
|
|
|
理論力學B*
| 3.0
| 48
|
|
|
|
材料力學B*
| 4.0
| 64
| 4
|
|
|
機械原理*
| 3.0
| 48
| 8
|
|
|
機械設計*
| 3.0
| 48
| 8
|
|
|
電工與電子技術(1,2)*
| 5.5
| 88
|
|
|
|
微機原理及應用*
| 2.0
| 32
| 6
|
|
|
機械制造基礎*
| 2.5
| 40
|
|
|
|
工程材料*
| 1.5
| 24
|
|
|
|
控制工程*
| 2.0
| 32
| 4
|
|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C
| 2.5
| 40
|
|
|
|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基礎
| 2.0
| 32
|
|
|
|
工程化學
| 1.5
| 24
|
|
|
|
機電傳動控制*
| 2.0
| 32
| 6
|
|
|
數值計算
| 1.5
| 24
|
|
|
|
小 計
| 42.5
| 680
|
|
|
|
專業課
| 工程測試技術*
| 2.0
| 32
| 6
|
|
|
液壓與氣壓傳動*
| 3.0
| 48
| 8
|
|
|
小 計
| 5.0
| 80
|
|
|
|
實驗
實習實訓
| 軍 訓
| 2.0
| 2周
|
| 32
|
|
大學物理實驗A
| 3.0
| 48
| 48
|
|
|
電工與電子技術實訓B*
| 1.0
| 16
|
| 16
|
|
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A*
| 1.5
| 24
| 24
|
|
|
機械制造技術訓練*
| 3.0
| 3周
|
|
|
|
機械制造基礎實驗
| 1.5
| 24
| 24
|
|
|
生產實習*
| 2.0
| 2周
|
| 32
|
|
小計
| 14.0
|
|
|
|
|
設計
(論文)
| 畢業設計(論文)
| 12.0
| 12周
|
|
|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 2.0
| 2周
|
|
|
|
數字化制造綜合課程設計
| 2.0
| 2周
|
|
|
|
機電液綜合課程設計
| 2.0
| 2周
|
|
|
|
小計
| 18.0
| 18周
|
|
|
|
選
修
| 校公共
選修課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
| 3.0
| 48
|
|
|
|
人文社科類
| 6.0
| 96
|
|
|
|
工程管理Δ
| 1.5
| 24
|
|
|
|
工程倫理Δ
| 1.5
| 24
|
|
|
|
小計(至少選12.0學分)
| 12
| 192
|
|
|
|
專業
基礎課
| 專業導論Δ
| 1.0
| 16
|
|
|
|
產品物流包裝創意設計#
| 2.0
| 32
| 8
|
|
|
C語言程序設計Δ
| 1.5
| 24
|
|
|
|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Δ
| 1.5
| 24
|
|
|
|
創新方法#Δ
| 1.5
| 24
|
|
|
|
信息檢索與利用Δ
| 1.0
| 16
|
|
| 8
|
機械優化設計Δ
| 1.5
| 24
|
|
|
|
大學計算機基礎
| 2.0
| 32
|
|
| 16
|
軟件工程
| 1.5
| 24
|
|
|
|
市場營銷學
| 1.5
| 24
|
|
|
|
微機接口技術
| 1.5
| 24
|
|
|
|
企業家專業系列講座
| 1.0
| 16
|
|
|
|
學科前沿Δ
| 1.0
| 16
|
|
|
|
工程經濟學
| 1.5
| 24
|
|
|
|
產品造型設計
| 1.5
| 24
| 2
|
| 4
|
|
|
|
|
|
|
小計(至少選 3學分)
| 3.0
| 48
|
|
|
|
| 專業課
| 工業工程基礎Δ
| 1.5
| 24
|
|
|
|
機器人技術Δ
| 1.5
| 24
| 4
|
|
|
數控技術Δ
| 1.5
| 24
|
|
|
|
現代制造技術BLΔ
| 1.5
| 24
|
|
|
|
機械裝備設計Δ
| 1.5
| 24
|
|
|
|
精密制造技術Δ
| 1.5
| 24
|
|
|
|
機械振動學Δ
| 1.5
| 24
| 4
|
|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
| 1.5
| 24
|
|
| 8
|
機器視覺
| 1.5
| 24
|
|
|
|
生產管理
| 1.5
| 24
|
|
|
|
項目管理
| 1.5
| 24
|
|
|
|
實用表面貼裝技術
| 1.5
| 24
|
|
|
|
微電子制造檢測技術
| 1.5
| 24
| 2
|
|
|
芯片封裝工藝及設備
| 1.5
| 24
| 2
|
|
|
虛擬現實技術及應用#
| 1.5
| 24
|
|
|
|
三維逆向工程技術
| 1.5
| 24
| 8
|
|
|
機械系統動力學
| 1.5
| 24
|
|
|
|
特種加工技術
| 1.5
| 24
|
|
|
|
成型技術與模具
| 1.5
| 24
| 4
|
|
|
機械故障診斷技術
| 1.5
| 24
|
|
|
|
智能封裝技術#
| 1.5
| 24
|
|
|
|
小計(至少選 6.0學分)
| 6.0
| 96
|
|
|
|
| 實驗實習實訓
| 互換性與公差技術實踐教學Δ
| 1.5
| 24
| 24
|
|
|
機械裝備項目Δ
| 2.0
| 2周
|
| 32
|
|
課外科技實踐
| 1.5
| 24
|
| 24
|
|
模具設計與制造項目
| 2.0
| 2周
|
| 32
|
|
自主實習Δ
| 1.5
| 24
|
| 24
|
|
功能材料性能測試
| 1.0
| 16
| 16
|
|
|
微電子制造實訓
| 0.5
| 8
| 8
|
|
|
儀器與測試項目
| 2.0
| 2周
|
| 32
|
|
機器人系統設計與實踐
| 1.0
| 16
| 16
|
|
|
機電一體化創新設計項目
| 2.0
| 32
|
| 32
|
|
小計(至少選3.0學分)
| 3.0
| 48
|
|
|
|
注:
Δ 標注該符號為本專業學生必須選修的課程
* 標注該符號為大類平臺課程
BL 標注該符號為雙語課程
# 標注該符號為開放課程